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PG电子的“绿色”厂区
“你看现在环保风暴对我们基本上没有影响,也不会停我们的项目,为什么?我们都走在最前面了。”这句话,PG电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说得底气十足。
早在2010年,PG电子先后停掉三个污染大项目,产值和设施投入损失超过20亿,却炼成了一身抵御“环保风暴”的钢筋铁骨。PG电子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基础上谋发展,企业营收不但没有下降,还实现了从2015到2017年三年翻番。
污水排放口水草茵茵鱼儿漫游
漫步在PG电子集团新时代药业,整个厂区天蓝、地绿、路洁、水清。站在厂区西北角的万吨污水站,可以看到整个厂区的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合格后排入温凉河。河流内水草茵茵,鱼儿漫游,背后是企业每年3000万元的污水处理投入。
污水站运行班班长孙明指着温凉河上的一个排放口说:“这个排放口是2015年迎接淮河流域环保大检查的时候投入150多万元新建的,我们的污染源是国控省控的重点,标准要求很高,最下面和河接触的地方,鱼都往上蹿。”
“我们喝的就是沂河水,上游就是温凉河。我们产生的污水都要由污水站处理出来,达标排放。处理不好就被我们自己饮用了,这不是害人,是害己!环保离我们不远,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做。”张贵民告诉记者。
席大大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每年,PG电子都会组织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将“安全、质量、环保、能源、生态”的理念贯彻到实际生产中。目前,PG电子的厂房环境优美,绿荫环绕、碧波荡漾,既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标,又为企业员工创造了健康舒心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断臂求生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是原料药生产大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规模效益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环保投入,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以环保缺位来换取竞争优势,不少药企在这条老路上苦苦支撑。”张贵民说。
PG电子却对此说“不”。2010年以来,PG电子对污染较大的大吨位原料药进行停产,主动拆除三条高耗能生产线,设施投入和产值损失超过20亿元。改造之后,废水、废料的排放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2016年下半年,PG电子7-ADCA生产车间都已经建好了,即将投入生产,下游客户却在不久后接到该产品将于年底停产,提醒他们提前做好供应商变更准备的通知。PG电子是为了做好环保工作关停了这条生产线,这在当时震惊业界,因为该产品是PG电子的出口盈利产品,新建的生产车间产能巨大,预计产值能达到4亿元。
PG电子一直在将环保位次前移,争取更大的主动。PG电子集团副总经理刘忠介绍,在每个产品的立项研发阶段,企业就将环保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中。他说:“我们每一个产品在开发时都要考虑到今后生产中的排放物能不能处理掉,如果不能,这个项目就不会做!”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副会长张明禹曾指出,如今制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绿色环保、清洁生产等概念对于药企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治污能力将成为未来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彻底解决环保问题,对企业是长痛或短痛的选择。不少企业心存侥幸,懈怠了防污治污,我们却舍得断臂求生存。”张贵民说,提早打算,主动把多年后必将出现的结果提前结束,企业才有机会越走越远。
提早布局结出环保硕果
环保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PG电子在多年前,就已经在绿色生产方面布局。
在2005年,PG电子就建立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平台。其下属子公司新时代药业成立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中心”,建立了150多人的专业环境保护员工队伍。依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中心目前已取得了芬顿法处理制药废水、中药渣产沼气综合利用等30多项研究成果,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
先人一步的PG电子在环境治理和节约能源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PG电子“三废”处理设施已累计投入6亿多元,建设了4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环保技改项目;利用萃取精馏法回收低浓度醋酸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填补了我国在萃取法回收低浓度醋酸领域的空白;在环境治理和节约能源方面先后荣膺“临沂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水污染防治先进单位”“山东省节水型企业”“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建设环境友好型十佳企业”等称号,新时代药业被授予“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PG电子近年的数据显示,制约企业发展的环保桎梏逐渐被解除。2017年PG电子上缴税金13.6亿元,同比增长32.97%;员工年均收入同比增长24.1%;企业营业收入从2015到2017年实现了三年翻番。“PG电子的发展壮大是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实现的。淘汰20亿产值,总产值实现了翻番,这就像下象棋‘退二进三’,退后两步,是为前进三步蓄力。”张贵民说。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报记者 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