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吃药不饮茶?几千年来的大乌龙
发布日期:2022-06-28 08:58:22       作者:PG电子集团       浏览:28.2万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言,吃药时不能喝茶,喝茶会降低药效,这个理论究竟靠不靠谱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分析一下。


微信图片_20220628095505.jpg


传统中医理论考证


通常我们认为“服药不饮茶”这一理论最早来源于中医理论,但事实上,中医理论中并无考证。仅仅是在陈元龙的《格致镜原》中有这样一句:“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但是要知道,陈云龙是工部、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用现在的话说,他是文科生,不是医生,而且这一观点从何处来,如何考证的也不得而知了。


到了清代,医家章穆《调疾饮食辩》则将“服药不饮茶”归于民俗: “俗传茶能解药……然此或古医制病人少饮之法,其意甚佳,不必辩也。因此中医理论否认了“服药不饮茶”。


当然忌茶也并非完全扯淡,事实上,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服药忌茶确有记载,但也仅限于威灵仙、土茯苓、斑蝥、榧子和使君子这几味药。


现代医学考证


到了现代,服药不饮茶又演变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有这样一种传闻,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药物的吸收,这一观点甚至被收录进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但事实上,茶中并不含鞣酸。“茶鞣酸”的误解最早来自于上世纪20年代之前,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确切成分时,曾因其与鞣酸相似的苦涩味和收敛性,误以为是“茶鞣酸”,现在则将其称为“茶多酚”。


所以现代医学在这个问题上也闹了个乌龙。


茶配药有时效果会更好


事实上,以茶送药在唐代就有记载,到了宋代更是常见,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载“以茶送药”方有381首之多,例如:“治小儿蛔虫咬心痛”的生干地黄散空腹服用时“以热茶调下半钱”,治“风痰头痛”的天南星丸“每服一丸,茶清嚼下”。


现代医学也发现使用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四环素等药物期间,饮茶能使抗菌效果和对耐药菌的杀伤力均得到增强,其中可能的机制是茶多酚抑制细菌表面青霉素结合蛋白2a的表达、促进细菌自溶酶lytM和lgrA基因表达,从而降低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导致细菌自溶、水解。

友情链接: